日期:2020-06-01
自從新冠疫情橫掃世界后,
病毒來源的爭議進一步擴大,
社會意識到了“拒絕野味”的重要性。
鐘南山便強調過:
吃野生動物本來就是人類的陋習,
以前沒東西吃,吃這個吃那個,
現在何必吃野生動物呢?
鐘南山院士表達了對“野味”的看法
在緊要關口,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制度。
于是乎,人們明白了“野味”或許并沒有高于普通食物的營養價值,并且可能攜帶多種病毒,造成傳染病的蔓延,便開始抵制蝙蝠、穿山甲、果子貍、野豬、野兔、黃麂、狍子、豬獾、狗獾、老鼠、旱獺等經常出現在野味市場的野生動物。
然而,網上又出現了“龜類也可能是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潛在中間宿主”的言論,意思是龜類也不能食用,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也引起學術界專業人士的質疑。
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完 全 錯 誤
!
事實上,早在3月4日,農業農村部便發布了關于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通知,對大眾關心的水生兩棲、爬行類動物是否可以食用和人工養殖進行了說明。
根據《通知》規定,大眾關心的中華鱉、烏龜等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水生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與魚類等其他水生野生動物一樣,屬于可食用動物。
這意味著,甲魚和烏龜不被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是可以食用的!
從科學角度來看,甲魚并未發現存在傳染性疾病。
病毒是一類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微生物,它的入侵、復制、包裝、釋放等一系列過程需要嚴格的條件,最常見的條件就是溫度條件。
而龜類作為爬行類,屬于變溫動物,新冠病毒要正常增殖都比較困難,更不要說在體內增值了。
從健康角度看,甲魚富含的營養是許多食物不能媲美的。
水產品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禮物,是人類最優質最廉價最豐富最安全的動物蛋白質食物來源。
龜、鱉等等水產養殖動物是健康的而且對于提高人體免疫力有顯著促進作用。
人們自古以來就有吃甲魚的習慣,我們可以把目光追溯到周代,那時候宮廷膳便開始以甲魚為食材,此后,歷代都視之為筵席上的上乘名菜。
因甲魚中的蛋白質中含有18種氨基酸,并含有一般食物中很少有的蛋氨酸,故具有雞、牛、羊、鹿、蛙、豬、魚七味,可見其味道之美。
此外,甲魚含有易于吸收的血鐵;含有天然形態的對鐵吸收有重要作用的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6等;含有許多對人的生長和激素代謝有重要作用的鋅;含有大量對骨、齒生長有重要作用的鈣以及磷、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
可見,甲魚作為滋補藥膳之上品,名至實歸。
中得農業集團聯合浙江大學等機構運用現代生物酶法水解技術,成功從鮮活生態甲魚中萃取出甲魚蛋白精華“甲魚小分子肽”,填補了國內外市場空白。
中得的甲魚肽產品,是從甲魚中提取的小分子肽,是甲魚營養物質的精華濃縮,吸收效率高,人們可以隨時食用。
“直接吃甲魚的吸收率為20%左右,
而甲魚肽吸收率可達90%以上,
吃一包3g的甲魚小分子肽,
其營養價值相當于吃了半斤甲魚肉?!?/span>
浙江大學錢利純博士認為,服用中得甲魚肽,省略了食道、胃的消化過程,吸收率更高,能有效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患者的康復。
吃3g甲魚肽蛋白粉,等于半斤甲魚肉
這種能快速補充人體所需的有效蛋白,更具特色的是其生物活性強、作用范圍廣,使得甲魚傳統滋補及藥用價值得到極大的提升。